在嵌入式和工业网络系统中,为了减轻主控芯片(如MCU、MPU)的计算负担,提升实时性能和数据吞吐能力,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了支持硬件协议栈的以太网芯片。这类芯片集成了以太网协议栈(如MAC、PHY、TCP/IP)甚至更高层的协议功能,可直接处理网络连接、数据收发、协议解析等任务,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集成度和效率。
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硬件协议栈以太网芯片及其厂商特点,涵盖低功耗、工业级、高速通信等多个应用领域。
一、什么是硬件协议栈以太网芯片?
传统以太网通信依赖于软件实现TCP/IP协议栈,这会消耗大量CPU资源。而硬件协议栈芯片则将这些协议固化在硬件或片上微控制器中,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寄存器配置或API接口即可实现完整的网络通信。
其集成的协议通常包括:
物理层(PHY)
数据链路层(MAC)
网络层(IP)
传输层(TCP/UDP)
应用层(如HTTP、Modbus TCP、MQTT等)
二、主流硬件协议栈以太网芯片品牌及型号
1. WIZnet(维志网)
WIZnet 是最早专注于硬件TCP/IP协议栈芯片的厂商之一,其产品广泛用于物联网、嵌入式设备、工业控制等领域。
代表型号:
W5500:支持10/100Mbps,集成TCP/IP协议栈,8个独立Socket,SPI接口,功耗低,适用于Arduino、树莓派等开发板。
W6100:在W5500基础上增加IPv6支持,向未来网络演进。
W7500P:集成ARM Cortex-M0 MCU和PHY,适用于无需外部MCU的独立网络模块开发。
特点:配置简单、稳定性高、适合初学者及快速部署物联网产品。
2. Microchip(原Micrel)
Microchip不仅生产传统MAC+PHY芯片,也提供带有TCP/IP协议栈支持的网络控制器。
代表型号:
ENC28J60:一款10Mbps SPI接口MAC+PHY芯片,常与Microchip的TCP/IP软件栈配合使用。
LAN8720A / LAN9500A:部分型号集成USB转以太网功能,也可搭配Microchip Harmony协议栈用于轻量级网络设备。
特点:性能稳定,适用于成本敏感型产品。
3. Hilscher
德国 Hilscher 是工业通信芯片与协议堆栈的领导者,提供多协议硬件堆栈的SoC芯片。
代表型号:
netX 52 / netX 90:支持以太网/IP、PROFINET、EtherCAT 等多种工业协议,适用于PLC、HMI、运动控制器等。
特点:高集成、多协议支持,适用于高端工业网络通信。
4. Lantronix / XPort
Lantronix 提供基于模块封装的硬件协议栈芯片产品。
代表型号:
XPort:集成TCP/IP协议栈、WEB服务器、串口转以太网功能,适用于远程监控与串口设备联网。
XPort Pro:内置Linux系统和应用扩展,支持HTTPS、SSH等高级协议。
特点:高度集成,开箱即用,适合远程设备管理。
5. ASIX
ASIX 提供多款带嵌入式网络协议栈支持的芯片与模块产品。
代表型号:
AX88796C:集成10/100Mbps MAC+PHY,支持并口和SPI接口,适用于MCU联网。
AX11005BF:带嵌入式TCP/IP协议栈,支持多连接、DHCP、DNS等网络功能。
特点:接口丰富,适用于中等复杂度的嵌入式联网应用。
三、应用场景
物联网网关与节点:低功耗、易部署,广泛用于智能家居、传感器、远程监控。
工业控制:需要高稳定性与多协议支持的场景,如PLC、机器人、变频器。
嵌入式设备联网:如串口转以太网、智能仪表、控制器等。
教学与实验开发:通过SPI/I2C等接口连接,快速实现网络功能演示。
结语
硬件协议栈以太网芯片为嵌入式系统提供了高集成、低延迟、易开发的网络通信能力,特别适合资源有限的设备或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。从入门级的W5500到工业级的netX平台,开发者可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芯片,实现快速、高效的网络化功能部署。